虚拟财货(空空小语20180222)
说起来已经是半年前的公案了。去年七月份,被认为奥派圈最会写文章的一位朋友,写了一篇有争议的文章。大意是消费使财富减少,应该鼓励多投资。当时觉得不对劲,在群里辩论了一阵,没有形成文章,本文在谈虚拟财货的同时以此作引子,顺便做个了结。
消费和资本矛盾吗?
乍一看,这种逻辑大致似乎是合理的:财富被消费了就少了,不消费作为资本投入生产,未来财富会更多。然而,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而非资本的敌人。在奥地利学派主观价值论的角度看,所有的财产、财货只有在明确的主体(个人或组织)支配下才有意义,而意义就是价值。人们的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没有打破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我们需要的是物质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个需要是主观的,而不是物理学意义的可操作定义的客观存在——如:铁、塑料、桌子……。财货的价值来自于一个人支配他用来满足的目的带来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把不同个体的消费投资分别加总,然后计算。
换句话说某物作为财货被消费了,在外人看是财富灭失,但在财货的消费者看来,通过消费目的得到了满足。而人的一生,从来都是为了满足目的而行动,甚至这种目的的满足程度,标志着生存质量。这种目的可以是物质的、世俗的吃穿用度;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道德层面的,比如兴趣爱好公益善行。但无论什么目的,都需要我们支配特定的财货去实现,这个实现的过程就是生产,实现就是消费。人一生的满足感和快乐,就是不断消费串联起来的。
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欲壑难填。人们投资、储蓄是为了满足自己本来没有条件满足的欲望。在奥地利学派开山祖圣卡尔·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中,除了通过重新厘清价值、价格、财货等定义,正确解释市场过程和价格机制,掀起主观主义革命外,还提出了一些很有趣的概念,其中一个叫“财货所有”。
一个人为满足他的欲望所支配的财货总体,叫做财货所有。每个人支配的财产或者说他的购买力的使用都不是一个任意的量,而是一个符合他需求的结构,多少用于消费,多少用于投资,多少用于储备以备不时之需,都不是可以任意增减的。但也随着外部环境和本人观念的变化,这个结构也在不断地更新调整。
奢侈的消费是人们努力赚钱的目的,而就算是身无长技的二世祖,他的豪奢消费也并不伤害投资,而是为创新投资支付报酬。大体上推动世界前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疗法,都是从奢侈品向民用品下降的。奢侈消费是消费的先锋,用丰厚的高利润吸引更多人投资于有潜在市场需求的行业,企业家为了得到首创者得到的高额利润,奋不顾身投入竞争,加大的供给的结果往往是降低了行业利润率,却让有价值的创新产品开始规模化生产惠及大众。有很多创新可能在奢侈消费就止步了,因为它没有展现出足够的价值吸引力,来让消费者掏腰包。喜欢尝鲜(浪费钱)的消费先锋,在引领潮流穷奢极欲的同时,也充当了为大众试毒探雷的角色。
经济学和经济史 领域不同要分清
所有消费都是生产出来的,所有生产都想要卖出去。奢侈品昂贵的货币价格,并不代表如果不消费奢侈品,这些生产资料就能产生与奢侈品价格同样多的民用品。按照萨伊定律,生产与消费是和谐的,所谓资本投入不足或消费不足,不过是不理解主观价值论,将不同个体的“财货所有”粗暴加总带来的谬误。
但是罗斯巴德确实在论述政府投资之类的问题的时候,把公共服务投资、政府开支、公务员开支等等视作消费(具体章节忘了),含有一定的贬义。奥地利学派也确实赞美企业家才能——自负风险的投机(投资)。如果不能融汇语境,将理论前后贯通,就会容易有误解——奥派鼓励投资,轻视消费。
罗斯巴德才不会在主观价值论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犯错误。我们说,一切既有价格都是经济史,代表的是过去成交价格。经济史和经济学是有所不同的两个研究领域。在消费/投资这个问题上同样是有经济史和经济学(人的行动学)的区别。
一个人拿出多少钱消费,拿出多少钱投资、储蓄,是他根据自己的价值表序列,在边际上决定的。他的价值排序只有他自己洞悉其奥秘,对他人来说只能猜测。比如前两天报道,日本一个私立医院院长赞助的滑冰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夺冠。他到底是像其所说的为了爱好而支持(消费),还是为了医院生意推广的广告投资(资本投入),这个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他人无法定论。
但是,当事情已经发生后,他的经济行为和产生的影响就成为经济史的一部分。院长先生无论是抱着满足自己爱好的消费目的出的赞助费用无心插柳,还是一笔精明的投资,随着运动员的夺冠,运动服上不怎么显眼的医院英文名称和相关报道,已经扩大了该医院的知名度。我们可以说,这笔花费在经济史意义上起到的是资本作用。同样,无论政府用税款投资兴建某个项目,是为了在未来增值,还是扩大就业拉选票。这笔花费是消费甚至是浪费,它使投资更少。公人是净消费者,他们不生产有价值的财货,因为他们所谓的服务是法定强行“买卖”的。这里,我们鄙视的是净消费者,而不是消费行为。
错误的投资没有带来增值,在客观意义上跟消费同样的效果——准确的说,跟地震导致的损失才是同样的效果。在主观上甚至没有满足任何人的需要。
一个公司的老板,雇佣了一个经理,认为可以为公司创造超过其工资水平的效益。然而,事实上他只是利用职场手段欺骗老板,如果幸运的,他没有在企业生产中起到负面作用的话,也是有他不多无他不少。那么他付出的劳动力作为资本的价值的存在只是满足老板的一种错觉。同样,很多被统治者被误导认为皇粮国税是用来造福自己的,甚至主动缴纳,但实际上……。
在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中,这种被错估的财货叫做“虚拟财货”,其价值是“虚拟价值”。对这一点,很多奥派同侪不认可。并且,这一概念也未被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等奥派先贤继续阐发。我认为,这是一个遗憾,而不能证明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如果罗斯巴德在说政府投资的时候,不用消费而用虚拟财货这个概念,可以更清晰更无歧义的阐释观点。
为什么说虚拟财货是个好概念
人为了改善自己的境况,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而行动,而这种行动常常会失败。从微小的个人投资BCH加密货币,到上个世纪惨痛的计划经济实验,都属于行动的失败。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幻想一个心想事成,努力就有收获的人间天堂。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失败和不完美,都可以用“人间不是天堂”这样的理由去搪塞。人为了达成目的,满足需求而采取手段,这就是行动。失败的原因,也只能从目的和行动两方面找。这里,虚拟财货是重要的一部分。
人支配获取财货是满足欲求的手段,如果财货是错误的,欲求也就得不到满足,行动也是失败的。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就是说,人没在错误中死掉——每个人都会检讨自己过去失败的行动。
有一些失败原因是无法在下一次行动中避免的。比如因为不确定性和无知而导致的错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人仍是不全知不全能的,来自我们认知之外、能力之外的打击不可避免。我们也不能像愚蠢的老冬烘一样,要求行动人一定再三谨慎,知道更多信息再行动,求知有成本,需求很迫切。如何平衡,如何在不确定性下果断行动,是企业家才能。然而,错误的认知确却是可以纠正的,甚至可以通过知识传播的手段,让更多人不会重蹈覆辙。基于错误的认知而追求的错误的财货,就是虚拟财货。这也是行动人唯一可以检讨的,经济学对人的批评限于错误的手段。
来看门格尔在《原理》中对虚拟财货的定义:
“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一些物对于人类欲望的满足并无任何因果关系,但它们却被人们当做财货来处理。之所以发生这种结果,或者是由于事实上不属于这些物的属性与作用,被人错误地认为是属于这些物所固有的;或者是由于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人类欲望,被人错误的认为存在。……这些物都只有来自虚拟的属性、或来自虚拟的人类欲望的财货性质。对于这些物,我们可以适当地称它们为虚拟财货。”
《国民经济学原理》非常薄,但内容简约深邃、微言大义。如果不能贯通全书去理解,往往会有误解。关于虚拟财货,书中举出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医治并不存在的疾病的药剂、魔杖、护身符……甚至大多数化妆品等等,就很容易误解。然而,门格尔在本书多个地方强调,财货性质依赖于行动主体和他想要实现的具体的欲求。虚拟财货也不能离开主体泛泛而谈,我们不能轻率的认为门格尔在这里忘记了自己在其他章节中的告诫。带着这样的认识,最后,我来通过纠正种种误读来解析虚拟财货的意义。
虚拟财货概念的误读与正确用法
我从虚拟财货的定义做如下引申:用错误的手段实现真实存在的欲望,是虚拟的消费财货。认为其他人有某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欲求,而投资生产,那么从它投资的第一天开始就是错误的虚拟财货——错误的企业家投入了虚拟资本财货,收获了商品,如果按照错误预期市场的企业家的计划,用推销手段卖给本来没有这类欲求的消费者,那么就是虚拟消费财货,更多的可能是卖不出去,库存废品。只能通过投入其他生产过程回收残值。
消费者是不可能因为不存在的欲求而购买财货的。因为需求是主观的,哪怕是错误的医学知识导致对不存在的疾病的认知,消费者的不适感也是真实的;哪怕是没病找病的中医“治未病”,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是真实的。只有生产者,会为了别人不存在的欲求错误的生产。当他发现错误的时候,他可能选择诈骗。将消费者真实的欲求——健康,穿上一层错误观念的外衣——治疗某种不存在的疾病。对生产者而言,是不存在的欲求导致虚拟财货,对消费者而言,则是对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满足真实欲求的错误手段——导致的虚拟财货(如:治未病得健康)。
科学意义的安慰剂并不一定属于“虚拟财货”,因为安慰剂确实能给消费者带来主观上的境况改善——服用后感觉更好了。所以不能平白的说它是虚拟财货,只能说如果消费者的目的是根治某种疾病的时候,它才是虚拟财货。我们切不可忘记,财货的性质——资本财货还是消费财货、虚拟财货还是所谓真实财货,是依托于具体的行动主体和他的欲求内容来判断的。我们不能说铁锹是消费财货还是资本财货——要看是谁的在哪用;我们也不能一概说安慰剂、跳大神是虚拟财货。
所以虚拟财货的性质需要行动人自验,因为其他人无法确定一个人行动的真实欲求,哪怕是他自己公开的信息,有可能过时——人的想法会变,也可能说谎。当我们判断其他人的追求的某种财货是虚拟财货,一定是有一个假设:如果他是以XXXXX为目的的话。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批判的社保可以说是典型的“虚拟财货”。它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它许诺的幸福和富足的晚年——与用这笔钱自己投资相比,而且,大概率会在一定时刻破产,要么印钞抢劫全民维持——投保者得到了社保许诺的钱但被抢更多的钱,要么全部落空。但是,对于俾斯麦之类的统治者来说,社保制度可能就是可靠的工具,一点都不虚拟。他在自传中洋洋自得的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而如果一个奥派青年,明明知道社保的本质,但为了在深圳或其他国家落户,把社保当成类似纳税一样的必要的代价,换取户口或国籍,那么又不能说社保对他来说是“虚拟财货”。
虚拟财货是自验的,而且往往是失败得到教训之后通过内省的判断,也就是后验。这种自省带来的知识,是经验给我们的最珍贵的财富。虚拟财货同样在经济学和经济史中,有些微不同的意味。在经济学中,虚拟财货的性质依赖于行动人的愿望。但是,在经济史研究中,研究者的课题替代了行动人主观的愿望,我们可以暂且不管他想要达成什么事情,我们可以说他的某个行动没有达成某个目的,这个目的是不是他自己的目的已经不重要,在这里虚拟财货就具有了客观性的意味。
行动人有行动的自由,才会有经验的总结。“虚拟财货”这一说法,并不能给国家干预人们经济行动的自由,增加一丝一毫的正当性。这种来自自省的知识,分散在每个行动人的头脑中,服务他自己,并随时更新。每个人自主的自由的改善自己的境况,传播和获取知识,自下而上的抑制虚拟财货的增长,化虚为实。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福祉增进的科学,虚拟财货用来解释那些确实存在的不能被理解为给任何人带来好处的错误行动,而这种错误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和无知,而是人类通过理性可以预先避免的。人们为了满足欲求而追求支配财货,而财货能否满足欲求在行动时确是一种预期,所以哪怕是消费也具有企业家行为的投机属性。正如投机和企业家投资随时可能错误,但是自由市场的价格会趋向动态均衡价格。人们经常犯错误,不可能确保正确,但却拥有认识错误改善行为的能力,这是经济学在内的一且与人的行动相关学说存在的根基。寻找经济活动中正确的因果关系理论,指导人的理性行动,降低虚拟财货的形成,还是经济科学的一个最有价值的基础应用。
门格尔在《原理》序言中强调:“对于那种根据人类的自由意志,来否认经济现象具有规律性的意见,我们是要加以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经济学作为精确的科学,根本就被否定了。”按照米塞斯经济学“价值中立”的判断,我们对人们行动理性-非理性的判断仅仅适用于手段——它是否达成目的。那么奥地利学派对“虚拟财货”、“虚拟价值”概念的继承,也就在这里。经济学的意义在哪里?绝不是给人以清教徒伦理一般的道德劝诫——要简朴克己、多投资少消费。我们的立论在手段层面,我们反对的是虚拟财货和虚拟价值,行动科学的建议也仅仅止于手段。
“一个民族的文化愈高,人们对于物的真实本质和固有性质的研究愈深,则真实财货的数目就愈大,而虚拟财货的数目就愈小。在经验上,凡真实财货最贫乏的民族,其虚拟财货的数目通常就愈大;这就是在“真知识”即知识与人类的福利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的有力证明。”
消费和资本矛盾吗?
乍一看,这种逻辑大致似乎是合理的:财富被消费了就少了,不消费作为资本投入生产,未来财富会更多。然而,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而非资本的敌人。在奥地利学派主观价值论的角度看,所有的财产、财货只有在明确的主体(个人或组织)支配下才有意义,而意义就是价值。人们的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没有打破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我们需要的是物质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个需要是主观的,而不是物理学意义的可操作定义的客观存在——如:铁、塑料、桌子……。财货的价值来自于一个人支配他用来满足的目的带来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把不同个体的消费投资分别加总,然后计算。
换句话说某物作为财货被消费了,在外人看是财富灭失,但在财货的消费者看来,通过消费目的得到了满足。而人的一生,从来都是为了满足目的而行动,甚至这种目的的满足程度,标志着生存质量。这种目的可以是物质的、世俗的吃穿用度;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道德层面的,比如兴趣爱好公益善行。但无论什么目的,都需要我们支配特定的财货去实现,这个实现的过程就是生产,实现就是消费。人一生的满足感和快乐,就是不断消费串联起来的。
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欲壑难填。人们投资、储蓄是为了满足自己本来没有条件满足的欲望。在奥地利学派开山祖圣卡尔·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中,除了通过重新厘清价值、价格、财货等定义,正确解释市场过程和价格机制,掀起主观主义革命外,还提出了一些很有趣的概念,其中一个叫“财货所有”。
一个人为满足他的欲望所支配的财货总体,叫做财货所有。每个人支配的财产或者说他的购买力的使用都不是一个任意的量,而是一个符合他需求的结构,多少用于消费,多少用于投资,多少用于储备以备不时之需,都不是可以任意增减的。但也随着外部环境和本人观念的变化,这个结构也在不断地更新调整。
奢侈的消费是人们努力赚钱的目的,而就算是身无长技的二世祖,他的豪奢消费也并不伤害投资,而是为创新投资支付报酬。大体上推动世界前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疗法,都是从奢侈品向民用品下降的。奢侈消费是消费的先锋,用丰厚的高利润吸引更多人投资于有潜在市场需求的行业,企业家为了得到首创者得到的高额利润,奋不顾身投入竞争,加大的供给的结果往往是降低了行业利润率,却让有价值的创新产品开始规模化生产惠及大众。有很多创新可能在奢侈消费就止步了,因为它没有展现出足够的价值吸引力,来让消费者掏腰包。喜欢尝鲜(浪费钱)的消费先锋,在引领潮流穷奢极欲的同时,也充当了为大众试毒探雷的角色。
经济学和经济史 领域不同要分清
所有消费都是生产出来的,所有生产都想要卖出去。奢侈品昂贵的货币价格,并不代表如果不消费奢侈品,这些生产资料就能产生与奢侈品价格同样多的民用品。按照萨伊定律,生产与消费是和谐的,所谓资本投入不足或消费不足,不过是不理解主观价值论,将不同个体的“财货所有”粗暴加总带来的谬误。
但是罗斯巴德确实在论述政府投资之类的问题的时候,把公共服务投资、政府开支、公务员开支等等视作消费(具体章节忘了),含有一定的贬义。奥地利学派也确实赞美企业家才能——自负风险的投机(投资)。如果不能融汇语境,将理论前后贯通,就会容易有误解——奥派鼓励投资,轻视消费。
罗斯巴德才不会在主观价值论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犯错误。我们说,一切既有价格都是经济史,代表的是过去成交价格。经济史和经济学是有所不同的两个研究领域。在消费/投资这个问题上同样是有经济史和经济学(人的行动学)的区别。
一个人拿出多少钱消费,拿出多少钱投资、储蓄,是他根据自己的价值表序列,在边际上决定的。他的价值排序只有他自己洞悉其奥秘,对他人来说只能猜测。比如前两天报道,日本一个私立医院院长赞助的滑冰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夺冠。他到底是像其所说的为了爱好而支持(消费),还是为了医院生意推广的广告投资(资本投入),这个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他人无法定论。
但是,当事情已经发生后,他的经济行为和产生的影响就成为经济史的一部分。院长先生无论是抱着满足自己爱好的消费目的出的赞助费用无心插柳,还是一笔精明的投资,随着运动员的夺冠,运动服上不怎么显眼的医院英文名称和相关报道,已经扩大了该医院的知名度。我们可以说,这笔花费在经济史意义上起到的是资本作用。同样,无论政府用税款投资兴建某个项目,是为了在未来增值,还是扩大就业拉选票。这笔花费是消费甚至是浪费,它使投资更少。公人是净消费者,他们不生产有价值的财货,因为他们所谓的服务是法定强行“买卖”的。这里,我们鄙视的是净消费者,而不是消费行为。
错误的投资没有带来增值,在客观意义上跟消费同样的效果——准确的说,跟地震导致的损失才是同样的效果。在主观上甚至没有满足任何人的需要。
一个公司的老板,雇佣了一个经理,认为可以为公司创造超过其工资水平的效益。然而,事实上他只是利用职场手段欺骗老板,如果幸运的,他没有在企业生产中起到负面作用的话,也是有他不多无他不少。那么他付出的劳动力作为资本的价值的存在只是满足老板的一种错觉。同样,很多被统治者被误导认为皇粮国税是用来造福自己的,甚至主动缴纳,但实际上……。
在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中,这种被错估的财货叫做“虚拟财货”,其价值是“虚拟价值”。对这一点,很多奥派同侪不认可。并且,这一概念也未被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等奥派先贤继续阐发。我认为,这是一个遗憾,而不能证明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如果罗斯巴德在说政府投资的时候,不用消费而用虚拟财货这个概念,可以更清晰更无歧义的阐释观点。
为什么说虚拟财货是个好概念
人为了改善自己的境况,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而行动,而这种行动常常会失败。从微小的个人投资BCH加密货币,到上个世纪惨痛的计划经济实验,都属于行动的失败。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幻想一个心想事成,努力就有收获的人间天堂。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失败和不完美,都可以用“人间不是天堂”这样的理由去搪塞。人为了达成目的,满足需求而采取手段,这就是行动。失败的原因,也只能从目的和行动两方面找。这里,虚拟财货是重要的一部分。
人支配获取财货是满足欲求的手段,如果财货是错误的,欲求也就得不到满足,行动也是失败的。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就是说,人没在错误中死掉——每个人都会检讨自己过去失败的行动。
有一些失败原因是无法在下一次行动中避免的。比如因为不确定性和无知而导致的错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人仍是不全知不全能的,来自我们认知之外、能力之外的打击不可避免。我们也不能像愚蠢的老冬烘一样,要求行动人一定再三谨慎,知道更多信息再行动,求知有成本,需求很迫切。如何平衡,如何在不确定性下果断行动,是企业家才能。然而,错误的认知确却是可以纠正的,甚至可以通过知识传播的手段,让更多人不会重蹈覆辙。基于错误的认知而追求的错误的财货,就是虚拟财货。这也是行动人唯一可以检讨的,经济学对人的批评限于错误的手段。
来看门格尔在《原理》中对虚拟财货的定义:
“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种特殊情况,就是一些物对于人类欲望的满足并无任何因果关系,但它们却被人们当做财货来处理。之所以发生这种结果,或者是由于事实上不属于这些物的属性与作用,被人错误地认为是属于这些物所固有的;或者是由于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人类欲望,被人错误的认为存在。……这些物都只有来自虚拟的属性、或来自虚拟的人类欲望的财货性质。对于这些物,我们可以适当地称它们为虚拟财货。”
《国民经济学原理》非常薄,但内容简约深邃、微言大义。如果不能贯通全书去理解,往往会有误解。关于虚拟财货,书中举出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医治并不存在的疾病的药剂、魔杖、护身符……甚至大多数化妆品等等,就很容易误解。然而,门格尔在本书多个地方强调,财货性质依赖于行动主体和他想要实现的具体的欲求。虚拟财货也不能离开主体泛泛而谈,我们不能轻率的认为门格尔在这里忘记了自己在其他章节中的告诫。带着这样的认识,最后,我来通过纠正种种误读来解析虚拟财货的意义。
虚拟财货概念的误读与正确用法
我从虚拟财货的定义做如下引申:用错误的手段实现真实存在的欲望,是虚拟的消费财货。认为其他人有某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欲求,而投资生产,那么从它投资的第一天开始就是错误的虚拟财货——错误的企业家投入了虚拟资本财货,收获了商品,如果按照错误预期市场的企业家的计划,用推销手段卖给本来没有这类欲求的消费者,那么就是虚拟消费财货,更多的可能是卖不出去,库存废品。只能通过投入其他生产过程回收残值。
消费者是不可能因为不存在的欲求而购买财货的。因为需求是主观的,哪怕是错误的医学知识导致对不存在的疾病的认知,消费者的不适感也是真实的;哪怕是没病找病的中医“治未病”,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是真实的。只有生产者,会为了别人不存在的欲求错误的生产。当他发现错误的时候,他可能选择诈骗。将消费者真实的欲求——健康,穿上一层错误观念的外衣——治疗某种不存在的疾病。对生产者而言,是不存在的欲求导致虚拟财货,对消费者而言,则是对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满足真实欲求的错误手段——导致的虚拟财货(如:治未病得健康)。
科学意义的安慰剂并不一定属于“虚拟财货”,因为安慰剂确实能给消费者带来主观上的境况改善——服用后感觉更好了。所以不能平白的说它是虚拟财货,只能说如果消费者的目的是根治某种疾病的时候,它才是虚拟财货。我们切不可忘记,财货的性质——资本财货还是消费财货、虚拟财货还是所谓真实财货,是依托于具体的行动主体和他的欲求内容来判断的。我们不能说铁锹是消费财货还是资本财货——要看是谁的在哪用;我们也不能一概说安慰剂、跳大神是虚拟财货。
所以虚拟财货的性质需要行动人自验,因为其他人无法确定一个人行动的真实欲求,哪怕是他自己公开的信息,有可能过时——人的想法会变,也可能说谎。当我们判断其他人的追求的某种财货是虚拟财货,一定是有一个假设:如果他是以XXXXX为目的的话。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批判的社保可以说是典型的“虚拟财货”。它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它许诺的幸福和富足的晚年——与用这笔钱自己投资相比,而且,大概率会在一定时刻破产,要么印钞抢劫全民维持——投保者得到了社保许诺的钱但被抢更多的钱,要么全部落空。但是,对于俾斯麦之类的统治者来说,社保制度可能就是可靠的工具,一点都不虚拟。他在自传中洋洋自得的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而如果一个奥派青年,明明知道社保的本质,但为了在深圳或其他国家落户,把社保当成类似纳税一样的必要的代价,换取户口或国籍,那么又不能说社保对他来说是“虚拟财货”。
虚拟财货是自验的,而且往往是失败得到教训之后通过内省的判断,也就是后验。这种自省带来的知识,是经验给我们的最珍贵的财富。虚拟财货同样在经济学和经济史中,有些微不同的意味。在经济学中,虚拟财货的性质依赖于行动人的愿望。但是,在经济史研究中,研究者的课题替代了行动人主观的愿望,我们可以暂且不管他想要达成什么事情,我们可以说他的某个行动没有达成某个目的,这个目的是不是他自己的目的已经不重要,在这里虚拟财货就具有了客观性的意味。
行动人有行动的自由,才会有经验的总结。“虚拟财货”这一说法,并不能给国家干预人们经济行动的自由,增加一丝一毫的正当性。这种来自自省的知识,分散在每个行动人的头脑中,服务他自己,并随时更新。每个人自主的自由的改善自己的境况,传播和获取知识,自下而上的抑制虚拟财货的增长,化虚为实。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福祉增进的科学,虚拟财货用来解释那些确实存在的不能被理解为给任何人带来好处的错误行动,而这种错误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和无知,而是人类通过理性可以预先避免的。人们为了满足欲求而追求支配财货,而财货能否满足欲求在行动时确是一种预期,所以哪怕是消费也具有企业家行为的投机属性。正如投机和企业家投资随时可能错误,但是自由市场的价格会趋向动态均衡价格。人们经常犯错误,不可能确保正确,但却拥有认识错误改善行为的能力,这是经济学在内的一且与人的行动相关学说存在的根基。寻找经济活动中正确的因果关系理论,指导人的理性行动,降低虚拟财货的形成,还是经济科学的一个最有价值的基础应用。
门格尔在《原理》序言中强调:“对于那种根据人类的自由意志,来否认经济现象具有规律性的意见,我们是要加以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经济学作为精确的科学,根本就被否定了。”按照米塞斯经济学“价值中立”的判断,我们对人们行动理性-非理性的判断仅仅适用于手段——它是否达成目的。那么奥地利学派对“虚拟财货”、“虚拟价值”概念的继承,也就在这里。经济学的意义在哪里?绝不是给人以清教徒伦理一般的道德劝诫——要简朴克己、多投资少消费。我们的立论在手段层面,我们反对的是虚拟财货和虚拟价值,行动科学的建议也仅仅止于手段。
“一个民族的文化愈高,人们对于物的真实本质和固有性质的研究愈深,则真实财货的数目就愈大,而虚拟财货的数目就愈小。在经验上,凡真实财货最贫乏的民族,其虚拟财货的数目通常就愈大;这就是在“真知识”即知识与人类的福利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的有力证明。”
——卡尔·门格尔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