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17的博文

【自然法系列.1】因有律法故为人:一种理解法律的思路

图片
  人间何以有律法?我们常常把有律法的社会与丛林相对而言,人们认为丛林中是没有律法的,丛林法则与人类社会的律法不同,社会中的人想做一件事情,除了想不想、能不能之外,还有一个维度:应不应——我是否有权做此事,此物是否属于我(我是否有权处置)。人构建了社会,用法律代替了丛林法则,用法律画地为牢,勾画了权利的边界。这种做法的意义何在?解决什么问题?   法是用来解决人与人的冲突问题的,它围绕着人的行动而展开,依存于人的行动而实现,它与人的行动密不可分,而人的行动来自人的观念和愿望诉求,虽然数不清的现实主义者说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才是现实的,然而现实中法治的存在更能体现人的自由意志——人类克制了本能,用理性的协作构建了社会有机体,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来说,法不但是现实的,而且是必须的,人因有法而为人。 自由意志:并不是莫须有的假设   各种厂牌的宿命论者用或是唯心或是唯物的理由,不停地质疑自由意志的存在。把法律建立在意志之上还会冒犯那些认为自然法源自上帝的传统思想。然而,自由意志既不是虚无的,也不依靠上帝恩典才存在的,那种把“自由”阐释为随心所欲的肆意是对自由的误读。至少在自然领域,不存在任何随心所欲的余地,米塞斯在其著作中多次强调过这一点。人们的行动必须服从大自然的规律,比如物理定律。问题在于人的目的和偏好的存在,是否同样是自然的一部分?如果人的意志同样受到客观实在的支配,那么人的自由意志是否就没有立足之地?   用米塞斯的话来说,自由意志是个极据问题,然而我并不认为自由意志仅仅是一个假设,如果有问题,也像人类对燃烧现象、自然法、功利等问题的认识一样,是个定义问题。氧化说重新定义了燃烧,没有人会觉得如果燃素被证明不存在燃烧现象也不存在。自由意志就像燃烧现象一样,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人类可能还不知道它的因果,但并不应因此而怀疑其存在。它的真实存在在于即便人的目的、偏好、感知等等都是由客观实在比如基因、大肠菌落、内分泌、外部环境等决定的,我们至少还有感觉。人是通过个体来感受这个世界的,无论这种感觉背后有多少客观因素在起作用,自我的感觉是不虚幻的,这是一切行动的根基。我们为了让这种感觉更美好,我们采取行动,为遂愿而行动构成人生过程的全部。如果连这种感觉也要怀疑,那就不能说是值得尊重的,实事求是的观点。   没有自我的本位,人无法理解“我”这个概念,甚

【自然法系列-总纲】自由秩序的图景

图片
一些奥派同学拉我进自己的微信群,难免提到令一般大众骇然的一些话题,比如无政资、自由意志主义的观念。然而,大多数人确实缺乏对米塞斯-罗斯巴德体系的研究,甚至只知道一些名词,就从中文字面的含义妄加猜测,用自己的想象代替他人的观念,沾沾自喜的胡说一气。本人有强迫症,除非看不见,否则忍受不了那些发表荒谬言辞的人,一定要驳斥一番,反复的从零开始说ABC,往往搞得自己情绪焦躁、身心俱疲,甚至失去了群聊的兴趣。为方便计,写下这篇东西,以作为科普之用。当然,这里的观点主要代表我个人对自由意志主义、无政资理论的理解,可能一些方家会觉得我的表述与传统奥派著作有所出入,没有办法,我不是教授式的学究,一旦我开始用自己的语言阐释自己的观点,就很难用别人的语言来叙述它,这可能是需要我用余生不断完善的一个框架,如果一切顺利,会成为一本书。 个人主义方法论 人生在世上有自然地外部环境,也有社会的外部环境,前者包括基因血脉,后者包括社会关系、法律等等。但这些都是人行动的起点。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行动是为了改善境况,满足欲求,如果预期中行动的结果比不行动还要糟糕,那么没有人会行动。如果人们没有对现状的不满,也没有人会行动,行动的主体是个人,个人才有目的,你为了你妈而行动实际上是你对你妈有爱,想让你妈更好是你乐意见到的,也是你的欲求,不是其他人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是奥派立足的基础,民族、国家等等只是个人行动的外部环境。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社会科学一旦离开了行动主体——个人,那么就成为一种精妙的算命游戏,变得玄虚。从罗马法到教会法到今天的各种法律,很遗憾的是在法学的根基上,围绕于表象的无聊建构还是太多。 个人与社会 人是社会动物,没错,我们无法想象没有社会,人如何成为人,我们生下来接受社会的经验,才使我们成为人。但社会是什么?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或生态结构,互相关联的复合体它是由人的行动构成的,而不是中心化的机关指挥的,后者叫组织。政府或者国家是一个组织,一个组织的崩溃一定在于它破坏社会有机体导致的结果。这个你可以不同意,我就是说下定义。 拉回来,人行动改变境况,必须要通过对经济性财货的支配来达成,最基本的就是你自己的时间机会成本。即便是所需的所有东西都供过于求的伊甸园,你在这个时间也需要选择你做A还是做B,你一定会有一个优先度,这个对经济财货获取迫切程度的轻重缓急是一种主观评价,也就

【旧文】关于辱母杀人案:狂欢已毕说点正事

图片
辱母杀人案是个关键词,用在题目上比较好,但这篇文章却不是重点讨论辱母和杀人的。 无论支持于欢无罪的还是认为于欢有罪的,很多人都把辱母和杀人当作支持和反对的重点,但对于我来说,这两点重要度不高。因为它们只是线下追债行为和持械自卫行为的恶劣结果或行动方式。更需要讨论的是,追债行为的合法边界在哪,自卫的合法边界在哪?对于他人的悲剧,我们旁观者在主持公道和捍卫自己的价值观的同时,第一个重要目的应该是我们如何不陷入这样的悲剧,如果有一天我们需要向他人追债或者被暴力追债,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法律,让我们无论作为追债者还是追债的对象,都不陷入动辄违法的窘境。所以我写了这篇只讲道理,不大在乎有没有用的文章。 这可能是关于于欢案,梳理和分析最为细致的一篇文章; 本文包含自然法视角的法理学论证和在本案的应用; 本文包含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对本案经济背景的分析,及企业家行为分析; 这可能是关于本案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文章很长,请确保手机有电; 1、行动正义源于权利 不可预知的结果不能为行动定罪 首先我阐明观点,虽然关于此案报道疑点重重,还有许多疑问。但从现在看到的信息以及我能够想到的疑点上看,我坚持认为于欢的行动是正当防卫,是任何一个人陷入相同困境,有权做出的合法行动,不仅合乎道德也更合乎自然法。 如果我陷入相同的困境,我只希望自己手头有枪有刀子,并且尽快的拿出来。 为什么有人反对这种判断?我认为无外乎傲慢与偏见。 傲慢在于对破产者家庭的偏见,和自以为支持财产权至上的正义感幻觉,偏见则是来自对媒体特别的南方系煽情风格的厌恶,以及对民粹的警惕,使这些朋友出于逆反心理站在追债者一方。当然,不可否认,支持于欢的同样有相当一部分出于对孝道传统道德的傲慢和对高利贷的偏见而站队的,至少我不是这样,我讲理。 于欢持刀捅伤追债者的行动,是直接造成此案涉及人命的原因。从古老的法律“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角度来看,似乎这对母子罪有应得,欠债的不还钱,杀人的不需要偿命还要上诉,但是,高速公路上撞死横穿高速公路的酒鬼也要判刑吗?火车司机撞死飞跃铁路的莽撞之人也要偿命吗?答案是否定的,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不需要,司机合法驾驶行人违法穿越,合法的行为不会产生非法的后果。当人遇到威胁的时候,遇到非法拘禁的时候,反抗同样是天赋人权,如果此案中,于欢反抗是正当的,那

【旧文】是假药早晚嘚停 对乐视易到的经济学分析

图片
去年年初,有亲戚告诉我,易到充值可便宜了,充600送600,充1500送手机。我就是笑笑,不说话;早些时候,又碰到这个亲戚,她告诉我,易到车老难打了,加价很高才行,最后一算跟滴滴差不多。我就是笑笑告诉她快点把钱用了吧;前些天,易到创始人周先生跟假药停公然对撕,易到的现金流危机暴露出来,我哈哈大笑,今天有空了,我要说话要写篇文章。写文章没啥目的,就是借题发挥说点门格尔开创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米塞斯人的行动学原理,我认为通过分析事件结合理论是理解抽象理论的最好方式。 易到这么搞会出问题,我是隐隐约约有所预料的。易到和乐视如何从前程似锦的昨天走到钱程似紧的今天,实际情况如何?大概只有假药停和他手下的总钻风们清楚,我并不掌握任何内部资料,你完全可以把我的话当成道听途说,这里不涉及泄密或诽谤,只是凭借经济学知识,对事件做出猜测和评论,可能完全不靠谱,你就当看小说吧,没准真是那回事呢? 1、出混早还:生态充返与高利贷 去年年初笔者听说易到100%充返的时候,正是易到数据扩张最汹涌的时候。从2015年11月到2016年7月,易到对外公布了这次补贴的战果,共有653万人参与,总充值金额超过60亿元,人均充值额918元,复充率达67.4%。从补贴力度上来看,易到在过去这段时间相当于补贴了60亿元,统共120亿元的债务。问题是,剩下60亿元从哪里来? 易道在搞活动之前一定对成本进行了精算,虽然这次活动带来了120亿元的债务,但首先是60亿现金流,这些充值不可能马上出现兑付需求,需要一点一点消费到司机端,按照易到的规定,交易发生后15天司机才可以提现,而一般情况下,司机不会每天提现,而会攒在一起提出或有需要时再提出。120亿元债务除去消费时至少要扣除的25%服务费,需要归还的是90亿,其中60亿是现金入账,30亿可以算作利息,有了这60亿贷款,公司还能多坚持一段时间,等待更多投资。然而欠钱总是要还的,从2016年7月返现截止到2017年春节易到司机开始反映提款困难大概正好是半年,那么可以把这次活动看作是本金60亿利息30亿为期半年的高利贷,简单计算的话相当于月息10%,是否觉得耳熟?与山东聊城辱母案当事人源大工贸苏银霞向黑社会借的贷款利息相当。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乘客余额用不掉取不出,不少司机无法提现,说明贷款逾期,债务风险被触发。 然而,易到公司又无法与苏银霞相

【旧文.无现金系列】3、天堂有路尔不走:从真现金到假现金直至无现金

图片
本文是关于无现金社会的第三篇文章,前两篇请看本博客之前文章。之后还会有关于比特币的“番外篇”,算是新的系列文章。 把钱借给别人是有风险的,这个每个人都知道;所以,当我们投资的时候利息高低绝非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同样是每个人都知道;两年前,中国国务院发布《存款保险条例》,一个常识再次回归——银行同样有风险。毋庸赘言,银行家喜欢利润,不惜冒风险,却也讨厌破产。但自从银行进入有记录的历史,银行最醒目的记录就是作为被告出现在法庭上的,信用的另一面是风险。那么,无现金社会呢? 1、小妾变大房:货币信用化与无现金梦想 古代的银行家往往将用户存管在自己银行内的存款,用作支付贷款利息,拆东墙补西墙,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和100%的备付金,这曾经是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因为银行家发现,虽然活期存款承诺随时取用,甚至存款人每天都在支付,但往往只是在不同客户的户头账本之间挪移,并没有让现金离开银行的金库。特别是不仅仅存管的现金往往永不离库,连贷出去的现金,由于借款人是要用于支付,往往也不需要提出真金白银,直接把借得的现金存在银行拿走仓单即可。面对与业务增加不成正比的现金出纳和显得越来越逼仄狭小的金库,银行家有一种狡猾的说辞是:这是资金的闲置和浪费。于是,有时是一笔新贷款的诱惑,有时是因为突发坏账危及银行的信用,古代银行家很快开始将用户存管的活期存款用于借贷,他们发现,除非运气太差,这种挪用并不必然导致不良后果,于是如何在顾及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使用存管资金成为一种学问。可以在库里的钱全都有主甚至现金不足的情况下,大笔一挥,开具完全没有现金基础的仓单作为贷款,而借款人却需要到期归还真金白银的现款,路子越来越野。关于部分准备金,罗斯巴德有一本写得很浅显易懂的书,叫《银行的秘密: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更学术点的许尔斯曼教授的《货币生产的伦理》也值得推荐,感兴趣可以研究,本文不赘述。 最终,银行开始向活期存款储户发放利息,这样的好处是,实际上法律问题不存在了。因为利息的存在证明了这是一笔借贷,而非存管。而借贷存在风险,你借我钱我给你利息,当然是要把你的钱拿去用。虽然我承诺你 随时可以取,但是就算我拿不出钱来,也仅仅是经营失败导致的财务违约和破产,而不是一开始就蓄意诈骗,借贷关系违约与存管关系违约性质并不相同,后者显然更恶劣并意味着法律和道德上的罪行。有利息的活期存款,

【旧文.无现金系列】2、即将被消灭的现金何以走进社会生活

图片
本文是关于无现金社会一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共三篇 在马云的构想中,现金是要被“无”掉的,现金就是现钱,想把无现金社会的利弊说明白,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钱”是什么。钱是个好东西,我刚刚花了500块钱在一家面包店充值了会员,大概能用两个多月吧。500元在现在还是一笔较可观的消费,花出去就跟空老师刚就业的时候花五十似的,就跟小时候花五块似的。那么钱是什么?我们几乎每一天都要获取很多东西,有一类是用来使用的,比如自用住宅、自己的早餐手抓饼、自用的电饭煲……这些东西能直接满足我们的欲望。另一些并不是用于自用,而是交换或赠送给他人的,比如用于保值自己不住的住宅、手抓饼大妈从批发商那里购买的食材酱料、电器店老板从上游厂商批发的电饭煲,这些东西并不能直接满足他们自己的欲求,而是通过卖给别人,通过交换,增加自己的购买力。这个购买力的象征就是钱。 如果说一台电饭煲的品质取决于其参数和耐用度,那么钱的质量就取决于其流通性和购买力——购买力是钱的质量,流通性是钱的功能参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能够叫做钱的都可以无条件在本经济体内流通,甚至比较方便的跨经济体流通。钱不是它本身,钱对你而言是购买力,购买力对人和企业来说,要比票面金额、账面盈亏更具实际意义。但这个购买力不是CPI之类,它不可量化,但客观存在。 1、总是难倒英雄汉 人类何以要用钱? 自从人类发现货币——也就是钱,直到今天的法币时代,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本文虽长,不想写成一本书,仅仅简要的归纳一下。最早的货币是人们在以物易物的过程中发现的。卡尔.门格尔在开创性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揭示了,各民族最早的货币无不是本区域最适销的商品,大家都需要的商品,再次销售价格波动不大的商品。渐渐的,人们为了方便交易,先把要卖的商品都换成一种或几种销售力高的商品,再用这种商品去换自己想要的商品。 有些民族最早的货币是牛羊牲口。可以想见当时社会穷困的情况。交换还是辅助性手段,一定是以自产自销为主,因为牲畜容易死,不易储蓄,这种钱的流通也就是在市场内,转几手就消耗掉了。在历史的演进中,各民族都发现了金银贵金属,作为可靠的货币。这里强调一下,并不是各民族愚昧的以物易物,一个圣人忽然发现了金银可以作为货币,于是市场交易大兴,人类进步。并不是的,而是我们的祖先在交流中发现彼此间交换的需求,在交换中寻找到某种财货作为货币,而且经济的演

【旧文.无现金系列】1、无现金社会 联合国大猿Jack Ma的野望

图片
本系列文章共分三篇,本文为第一篇 前两天,过气儿网红性感玉米在微博上发了个帖子,日本农业银行网银还需要安全控件。然后小范围掀起了热议国外移动支付落后,中国移动支付多牛X的热潮,连本国奥派最富盛名的布尔费墨老师也概莫能外。几乎同一时间的新闻,日内瓦时间4月25日,马云先生作为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青年创业和小企业特别顾问,来到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装模做样打卡上班。然后发表了一番上任讲话,讲话全文我还没看到。从媒体报道上看有几个意思,推动无移动支付普及进入现金社会,还说要到非洲去推广手机支付。 作为嗅觉灵敏的公关软文写手,我第一时间觉得不爽,炒这个话题刷稿咋不带我玩?当然,真相未必如此,但本着不给糖就捣蛋的全球通用媒体操守,我要唱点反调。中国真的那么先进,他国真的那么落后吗?顺便聊聊思考已久的货币问题。 1 、马云在联合国是干什么的? 先说Jack Ma的问题,不知道马总在联合国这个官儿有多大,反正到了外国人的地盘,大概名字应该是Jack Ma吧,那么他“走遍全球”为的是什么呢?他表示:“自己要做的不是全球化阿里巴巴,而是全球化电商基础设施” 不知道整个演讲都有多长,好几篇文章提到的都是不同的部分。但最让中国媒体兴奋的是无现金社会。在早些时候在深圳的一次演讲中马主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提到在五年内在中国实现无现金社会。在联合国,他同样讲了一个手机支付的故事:“3月27日凌晨4点,两个小偷赶到杭州,打劫了三家便利店,最终一共打劫了1600多元,还不够为打劫购买的电动车的成本。为什么杭州都抢不到现金?被警方抓获审讯时,小偷明白了,杭州是支付宝的大本营,用现金的越来越少。”有一个媒体发了篇煽情的文章,标题叫《偷不到钱的无现金社会来之不易》,其实只是三个笨贼的手段有待升级,你的手机真的牢不可破吗? “今天在中国只要有手机,就不用带现金或信用卡,这是15年前无法想象的。” 马主席说,支付宝及其母公司蚂蚁金服所代表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之所以会引领全球,超过美国,正是因为原先的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智能手机的普及,直接将落后地区从IT直接带入DT时代,给了这些地区弯道超车的机会。马云表示,今年晚些时候,他将开启非洲之行。…… 马主席是个商人,跟特朗普一样,加上什么官方职务也忘不了自己的生意。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他在胡说八道。

家乐福什么时候离开中国?

图片
2017年关于在华外资企业的新闻,充满了愁云惨雾的悲情气氛,今天这个工厂跑了,明天那个工厂走了。不排除有违背经济规律的政策性因素作用,在这个时候本就不应该落井下石。但是,还是忍不住发点牢骚,政策性因素是在所难免的,这个世界到处都是以国为单位的壁垒,给贸易凭增许多成本和障碍。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不需要多说,但遇到问题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因素。更何况,我觉得外资环境还是很好的,没看见连家乐福那样的都还好好活着吗?最近去家乐福开了会员卡,算是见识了今天外企的样子。 自从生酮后,很多东西要自己去超市买,家里人容易买错,久违的下班去逛了家乐福——因为奶酪啦、黄油啦还是外国超市品种丰富些——发现家乐福也在搞会员卡系统。一个奶酪品牌是会员专享产品,折扣很高。如果没有会员折扣,我也许会买,有了折扣原价购买心里不平衡,买了价格更贵的。心里想着今天去办个会员卡,出来结帐,收银员问是不是会员——以前也问过,但否认后从来没有人跟一句办不办会员,各超市都这样——我问在哪办,她告诉我白天来吧,现在服务台下班了……我周六周日很忙的,所以此后就去了没有会员的沃尔玛,直到有一天有空,特地来家乐福办会员。 家乐福的服务太在入口处,我去询问办卡,大妈告诉我在出口。好吧,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在穿越超市的过程中又买了两块没有会员特价的黄油。结账出来,果然有个小的服务台,有一些大妈在换积分——在对优惠的敏感度方面我确实不如大妈——排队排到我,我说办会员卡,接待人员一指旁边那个人,办卡不用排队,找她。然后我去,又说了一句办卡。她回手给了我一张打印好的二维码,小伙不用办实体卡,下载APP电子卡一样用……我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如果你把这个二维码放在会员特价标签旁边,写上几个字:扫码即可办理会员,我俩月前就办了啊!这俩月去沃尔玛的消费大概都会花在你家乐福。而在这过程中,问了收银员,问了入口服务台,没人告诉我这句话,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人意识到服务客户是一个统一的一体的流程,我觉得我到了一个处级事业单位。 奇葩之旅结束了吗?并没有。APP也非常奇葩,大家可以下载注册一下。注册过程需要选择两次省市列表,如果你还要注册家乐福支付功能关联银行卡,还要第三次选择并第二次发送手机验证码。涉及到钱了,要求填写身份证号码似乎不算多余。但这个填写是在第一次注册时